網頁

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

第1首頌讚獨一真神 Holy, Holy, Holy

◎撰文/讚美詩源考小組策劃 林翠玉撰稿
◎期數:352期 ◎2007.01號

NICAEA,11.12.12.10

Bishop Reginald Heber (1783-1826)
John B. Dykes(1823-1876)

本會讚美詩歌詞:

1.聖哉,聖哉,聖哉,全能大主宰!天上、地下、海中萬物,頌主高名;
聖善、恩慈、誠實,自古永無更改,獨一的真神,應當受讚美。
2.聖哉,聖哉,聖哉,群聖皆跪拜!各以華麗冠冕,捧在寶座面前;
權柄、尊貴、榮耀,都歸被殺羔羊,昔在而今在,永在萬萬年。
3.聖哉,聖哉,聖哉,鴻恩遍宇內!蒙贖信徒,得瞻真主威赫榮光;
公義、真理、審判,誰與聖靈堪比?智、仁、勇全備,大哉,保惠師!

本詩歌的「聖哉,聖哉,聖哉」源於以賽亞書六章3節及啟示錄四章8節的經文:

「聖哉!聖哉!聖哉!萬軍之耶和華;祂的榮光充滿全地!」(賽六3)
「聖哉!聖哉!聖哉!主神是昔在、今在、以後永在的全能者。」(啟四8)

原文歌詞是「啟示錄四章8-11節」的意譯,以四節歌詞分別敘述:
第一節:神的三種神性,即聖潔,慈悲與全能。
第二節:神是昔在,今在,以後永在的真神。
第三節:神的權能,慈愛與善良。
第四節:天、地與海,即「啟示錄四章11節」所說的宇宙萬物,都在稱頌祂。

本詩堪稱英國希伯主教的經典之作,被譽為聖詩中的聖詩,是希伯為崇拜聚會而作的一首聖詩;用11.12.12.10的格律(意即第一句為11個音節,第二句12個音節,第三句12個音節,第四句10個音節,每音節一個音的細心創作)。

在之前的時期,聖詩都是以教義為題材,訓誨為目的,但本詩所呈現的卻是以崇拜為主的頌讚訊息,為英國聖詩新階段的代表作。原文歌詞旨在頌讚三位一體的神性,而本會堅信獨一神觀,取原作菁華,將真神,羔羊(耶穌),保惠師(聖靈)的教義巧妙地融入歌詞裡,以頌揚獨一真神。

作詞者希伯主教生於英格蘭東北部,曾於牛津大學就學,活躍於英國國教會的服事工作上。其後,到海外宣教,在印度加爾各達擔任主教。

希伯致力於傳教,卻不克當地的天候,於三年後病逝。希伯牧會時最重要的目標與方針,是要改進教會的唱詩。他認為當時只唱詩篇是不夠的,就決心製作聖詩,供會友唱。他的神學素養,與作詩的恩賜,使他留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美詩體,成為19世紀初英國聖詩作詞者中,特別優秀的一位。

作曲者戴克先生為這首著名聖詩立下汗馬功勞。本詩歌不論在拍子、音高、韻律、音域或和聲,均臻上乘。令人在吟唱之間,莊嚴神聖之心油然而生。

戴克亦生於英格蘭,是英國國教會的牧師。幼時即展露音樂天分,12歲時已在祖父的大教堂司琴。就讀劍橋大學時,還與多位名教授組織音樂研究社,在音樂界頗負盛名。戴克一生當中,共譜寫了300首以上的聖詩,更因寫作此曲與希伯主教在聖詩史上留一席地位。

每當詠唱這首詩歌,其莊嚴,典雅的旋律,與頌讚神主宰萬有的完美詩句,往往讓人恭敬,肅穆。此詩深受本會信徒喜愛,甚至有人比喻為「天國國歌」。今日在地上,我們歡喜吟唱「聖哉,聖哉,聖哉」;將來,眾天使與聖徒簇擁寶座前,十四萬四千人亦彈琴歌唱「聖哉,聖哉,聖哉」,想到如此的澎湃情景,靈魂難不為之振奮!

註:
NICAEA:尼西亞信經是為了處理亞流問題所召開的會議結果。亞流(Arius,260-336)是希臘亞歷山大教會的長老,他認為耶穌基督只是一個人的代表,他的順服樹立了一個好榜樣,因而被神接納為兒子。所以,耶穌基督只是與人一樣與神有密切的關係,成為人的模範。「道成肉身」、「死裡復活」的基督教想法,對亞流學派而言是無法想像的信息。

亞流的想法對教會造成很大的挑戰,引起許多爭議。當時的羅馬教廷希望教會能夠凝聚共識,立場一致。羅馬皇帝促成了尼西亞會議,於主後325年召開,重點是再度確定耶穌基督的神性,擺脫亞流學派的影響。在這次會議中確定尼西亞信經的條文,成就了初期教會最重要的信仰告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