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

第19首 和散那(Thine Is the Glory)

◎撰文/丁春芳 ◎期數:357期 ◎2007.06號

曲調名:TOCHTER ZION, 55.65.65.65
作詞者:Edmond L. Budry/1854-1932
作曲者:George F. Handel/1685-1759

愛德蒙先生(Edmond L. Budry, 1854-1932)是瑞士人,專研神學並且擔任牧師達三十五年之久,他除了創作讚美詩外,還將許多德文、英文與拉丁文的詩歌翻譯成法文。

本詩即為他於1884年以法文創作,原標題為「A Toi la Gloire」,四十年後由Hoyle(Richard B. Hoyle, 1875-1939)翻譯成英文,發表於「Cantate Domino Hymnal」,原欲提供青年團契頌唱,經摩拉維亞弟兄會(Moravian)收錄至他們的聖詩集後,成為今天大家朗朗上口的讚美詩歌。

作曲者韓德爾(George F.Handel, 1685-1759)是偉大的宗教音樂作家,他是德國人,父親是外科醫生,雖知兒子有音樂天賦卻反對他從事音樂,大力敦促他專研法律。

韓德爾在父親逝世後,放棄法律,專心學習音樂,並參加劇院的管弦樂團拉小提琴。他二十歲時,發表第一部歌劇。1706-1709年間,他在義大利隨從多位音樂大師,他的天分因此被賞識,受聘為漢諾威(Hanover)宮廷樂隊指揮。

漢諾威皇族與英國關係密切,因此自1713年起,韓德爾定居英國。1715年,他的漢諾威雇主成為英皇喬治一世,因此他作一曲「水上音樂」(Water Music)祝賀。1719年,他創辦皇家音樂院,上演義大利式歌劇。1720年,他第一部神劇「以斯帖」(Esther)完成。

1737年,韓德爾因與多年的對手競爭而破產,他癱瘓數月,健康稍佳後,轉寫聖樂。1741年,他以二十四天時間完成了「彌賽亞」。1752年,他雙目失明,以後的作品由他友人協助完成。韓德爾寫了三十五年歌劇,但令他流芳百世的卻是他的聖樂。

本文摘錄原作首段歌詞於文末,譯意如下:

「錫安子女,使你喜悅,歡呼!耶路撒冷!
看!你的王來就近你,是的,祂來了!救世主!
錫安子女,使你喜悅,歡呼!耶路撒冷!」

本詩中文詩歌與原作詩歌的意境相同,都將耶穌進入聖城的景象,眾人夾道迎接的歡樂氣氛表達出來,正像《馬太福音》第二十一章5-11節所描繪的:「『要對錫安的居民說:看哪,你的王來到你這裡,是溫柔的,又騎著驢,就是騎著驢駒子。』

門徒就照耶穌所吩咐的去行,牽了驢和驢駒來,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,耶穌就騎上。眾人多半把衣服鋪在路上;還有人砍下樹枝來鋪在路上。前行後隨的眾人喊著說: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!

(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,在此乃稱頌的話)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!高高在上和散那!耶穌既進了耶路撒冷,合城都驚動了,說:這是誰?眾人說: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穌。」

註:曲調名──TOCHTER ZION,為原文詩歌歌詞中前二個字,為錫安子女之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