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撰文/讚美詩源考小組策劃歐婉貞撰稿
◎期數:380期 ◎2009.05號
曲調名:未定,8.7.8.7.7.7.8.7
作詞者:Theodore Monod, 1836-1921
作曲者:James McGranahan, 1840-1907
第一節譜例:惜哉,哀哉!罪人違逆,何等愚,我這罪奴!
Oh, the bitter pain and sorrow That a time could ever be,
這首認罪悔改的詩是法國改革宗教會牧師莫諾所作。
莫諾(Theodore Monod, 1836-1921)在獲得巴黎大學理學士及文學碩士後改讀法律;之後又在英美兩國修讀神學,並被按立為牧師。1864年,他返回法國任改革宗教會牧師,但他認為自己是福音派的牧師,超越宗派的範圍。
1874年7月,莫諾在英國蒙鄧普爵士(Lord Mount-Temple)的家中主領獻身聚會,寫下這首詩,送給主人。主人很喜歡它,將之視為悔改者的箴言。同年10月,蒙鄧普爵士在牛津舉行一系列的獻身聚會時,就將它印在秩序單的底頁上,眾人都認為這是一首個人靈修的好詩歌。
四節的歌詞中,表現出基督徒靈性由淺入深的過程。起初「專愛自己,不愛耶穌」,漸漸進入「雖愛自己,也愛耶穌」的程度;接著受到主愛的感動,進步到「少愛自己,多愛耶穌」,最後則能夠「不愛自己,專愛耶穌」。它表明了個人從自私的愛到完全奉獻給神的過程,也是基督徒追求與神更親密的寫照。
這首詩歌的曲譜,最早由范笙(Charles J. Vincent, 1852-1934)在1876年配曲。其後慕迪(Dwight L. Moody)和孫基(Ira D. Sankey)在巴黎佈道時聽到這首詩,且深受感動(收錄至孫基所編的Gospel Hymns第二集中)。
佈道團的男高音麥格納罕(James McGranaham, 1840-1907)也為之另外譜曲,即今日各詩集中常用之譜,也是本詩所採用的曲譜。麥格納罕是位相當出色的男高音,同時也是擅長作曲的音樂家,讚美詩中有好幾首詩歌都是出自他的手筆。
註:曲調名,未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