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期數:392期 ◎2010.05號
《利未記》二章1節說:「若有人獻素祭為供物給耶和華,要用細麵澆上油,加上乳香」。那素祭是向神獻上何種禮物呢?其中有何屬靈的教訓呢?
一.素祭的祭物
在古代,神要以色列百姓獻素祭,它的祭物有三種:
1.細麵:所謂細麵就是麵粉。1
2.細麵餅:就是麵粉去做的餅。2
3.新穗子:就是初熟的麥子。
二.製法
1.澆上油(利二1-2)
「若有人獻素祭為供物給耶和華,要用細麵澆上油,加上乳香。」拿來麵粉以後,要把所帶來的油澆在麵粉上,澆一澆。這個油是什麼油呢?油就是猶太人所用的橄欖油。3
2.加上乳香(利二2-2)
「取些油和所有的乳香」,乳香要「全部」獻上去。4
3.加上鹽(利二13)
二章13節:「凡獻為素祭的供物都要用鹽調和,在素祭上不可缺了你神立約的鹽。一切的供物都要配鹽而獻。」除了本來的麵粉,還有加上的油、乳香以外,還要用鹽調和。這鹽就是立約的鹽。
4.勿加酵和蜜(利二11)
「凡獻給耶和華的素祭都不可以有酵;因為你們不可燒一點酵、一點蜜當作火祭獻給耶和華。」所以,素祭要加三樣東西:加油、加乳香、加鹽。卻有兩樣不可加的:不要加酵,不要加蜜。
三.預表
1.基督在世為人有完全的品格,為神所悅納;並且受苦捨命,為我們生命的糧。
素祭代表主耶穌的品德,祂不但是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成為燔祭,祂也是素祭,因為祂有美好的品德。
聖經裡面記載著主耶穌祂柔和謙卑、忠心順服、慈愛憐憫、聖潔公義,富有許多的美德,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品德,所以成為素祭良好的代表。
2.我們當效法基督的完全,努力結果,使生活完全成聖,為神所悅納(來十三15-16;約壹二6)。
今天我們受洗之後,接受主耶穌的救恩,這是燔祭。然而,在得到救恩之後,還要開始結出果子來,像主耶穌這麼地完美,才能夠成為好的素祭。
所以我們受洗之後,要天天獻素祭。而每日獻素祭,則是因為已經獻燔祭了,所以我們受洗之後要每天每天地結出美好的果子,討神喜悅。
四.獻法
1.不可單獨獻素祭,必須與燔祭同獻,所以叫「同獻的素祭」(民二十九2-6)。
《民數記》二十九章第2-3節談到燔祭時說:「你們要將公牛犢一隻,公綿羊一隻,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七隻,作為馨香的燔祭獻給耶和華。同獻的素祭用調油的細麵。」這邊說到素祭是同獻的素祭,也就是說素祭不可以單獨奉獻,一定是血祭之後才可以。可見獻燔祭之後才接著獻素祭,然而燔祭卻是可以單獨奉獻的,所以素祭又稱為「同獻的素祭」。
第3節後半又接著說:「同獻的素祭用調油的細麵(也就是麵粉);為一隻公牛要獻伊法十分之三;為一隻公羊要獻伊法十分之二;為那七隻羊羔,每隻要獻伊法十分之一。」這裡我們看出一個原則:公牛3/10伊法;公羊2/10伊法;羊羔1/10伊法。
神規定獻素祭的數量,假若你的燔祭是公牛,你的麵粉就要伊法十分之三;假若燔祭是公羊,那麼你的素祭,就是伊法十分之二;如果你的燔祭是羊羔,羊羔就是小羊,那麼你的素祭的麵粉,就是伊法十分之一。
那什麼又叫做伊法呢?伊法就是以色列容器中最大的一種。容器的名字就叫做伊法,好像我們平常用的一斗、一升。斗、升就是我們的容器;以色列的容器就是伊法。
伊法的十分之一,大約是3.5升,5也就是一個成年男人一天的食量。大概這樣去推想就知道了,所以獻素祭的時候,不是隨己所願,而是按照律法的規定,看看燔祭是獻公牛、公羊,還是羊羔,然後再參酌麵粉的量來獻上素祭。
補述6:
同獻的素祭,除了獻於燔祭之後,也可以獻於平安祭之後(民十五8-11),甚至在特殊情況會與贖罪祭一同(民十五24)。然而無論如何,不變的是素祭必定要接於血祭之後,有流血完才能獻素祭。
在摩西頒布律法後,這點規定便十分嚴格,雖然《利未記》六章20節看起來似乎是可以單獨奉獻的,然而再看《民數記》二十八章4-6節便可清楚知道,素祭必是接在燔祭之後(血祭),而成為「同獻的素祭」,更是「常獻的素祭」(利六20)。
2.祭司要從細麵中取出一把來,並取些油和所有的乳香燒在壇上(利二2)。
第二章第1節:「若有人獻素祭為供物給耶和華,要用細麵澆上油,加上乳香」,上面已經提到,細麵就是麵粉,拿麵粉來了,接下來就要澆上油,加上乳香,然而這個麵粉,不是全部獻上,所以第2節說:「帶到亞倫子孫作祭司的那裡;祭司就要從細麵中取出一把來」,要獻素祭就是獻伊法十分之一,但是祭司要擺在祭壇上的,卻是奉獻中的一把而已。也就是在奉獻的伊法十分之一中,抓上一把「象徵性」地放在祭壇上。然後就要把所帶來的油倒在麵粉上,澆一澆。
另外,加上乳香。看第2節所說:「祭司從細麵中取出一把,取些油。」油是「一些」而已,但乳香是「全部」,所以說:「和所有的乳香,把它放在祭壇上,然後點火來燒,這是獻給耶和華馨香的火祭。」
3.剩下的歸給祭司享用,但必須在會幕的院子裡吃(利二3,六14-16)。
第二章第10節:「素祭所剩的要歸給亞倫和他的子孫。這是獻與耶和華的火祭中為至聖的。」通常來獻素祭的時候,麵粉剩下的很多,因為祭司獻祭只是取其中一把而已。但這些剩下的細麵粉,並不是一個人獨得,而是由亞倫的子孫大家平分,平均分配。
因此,再看《利未記》第七章第10節:「凡素祭,無論是用油調和的,是乾的,都要歸給亞倫的子孫,大家均分。」所以剩下的麵粉,不是讓奉獻的人帶回家,不能說帶來的麵粉沒有用完又帶回去,這樣子就不算奉獻了,應該是要將剩下的通通都歸給祭司。
然而為什麼要都歸給祭司呢?因為那是「至聖」的,所以不能帶回家,一定要給亞倫的子孫那些祭司。
那麼又要符合怎麼樣的規定才能享用這些麵粉呢?《利未記》第六章18節:「凡獻給耶和華的火祭,亞倫子孫中的男丁都要吃這一份,直到萬代,作他們永得的分。摸這些祭物的,都要成為聖。」享用這些麵粉,第一個要件就是要在聖處吃,也就是在會幕的院子裡面吃,不能帶出去;第二就是亞倫子孫當中那些男丁才可以吃。
除此之外,再看六章16節:「所剩下的,亞倫和他的子孫要吃,必在聖處不帶酵而吃,要在會幕的院子裡吃。」所以從這個至聖之物,我們得到一個結論:它是屬神的,所以准許亞倫子孫吃。可是要在院子裡吃,在會幕的院子,也就是聖處、聖潔的地方。而且不可以帶酵,不可以放酵進去。不可以說這些麵粉是屬於祭司的,祭司就把它做饅頭、做麵包,因為饅頭麵包都已經發酵,而發酵了就不是神所喜悅的了。
4.祭司獻素祭的獻法
如果是祭司自己來奉獻素祭,那又怎麼辦呢?祭司的素祭,有特別的規定。第六章22節:「亞倫的子孫當中,接續他為受膏的祭司,要把這素祭獻上,要全燒給耶和華。這是永遠的定例。」祭司的素祭強調都要燒,不可以吃。
所以祭司來獻素祭,是全部都要燒,這樣才跟百姓一樣。百姓來獻素祭,祭司只有取出一把,取出一些油,以及全部的乳香來燒。可是今天是祭司本人要來獻素祭,那些麵粉全部都燒了,不能帶回家,這才是奉獻的精神。
五.屬靈的教訓
1.素祭的祭物均以麥子作成,此麥子即基督,也指信徒(約十二24;太十三30)。
素祭所用的都是用麥子做成的,這個麥子就是基督,也是指著信徒。
素祭的禮物,例如像麵粉、麥餅,都是麥子製成再加工製成的。麥穗基本上也可算作麥子。所以素祭所用的這三樣東西都是指著麥子。
《約翰福音》十二章24節,耶穌這樣說:「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,仍舊是一粒,如果死了,就結出很多子粒來。」主耶穌有一粒麥子的精神,祂是麥子,祂肯犧牲來造就很多人。今日,信徒也是麥子,所以我們也是素祭;因為我們是麥子,所以要學習主耶穌這種一粒麥子的精神。
神學院有兩句話,就是:「一粒麥子、清晨甘露。」6這兩句是當時的院長──林奉來長老,7很關心的兩句話。所以他提出這兩句話後,便請南門教會的一位劉弟兄寫(這位劉弟兄毛筆字寫得非常漂亮),然後去刻成兩個大的匾額,放在神學院的大教室;一句放前面,一句放後面。
所以神學生,每天早、晚禱,來到大教室舉目一看,就是清晨甘露。什麼是清晨甘露?清晨早上的露水,那句話是代表青春、活潑、有朝氣、有活力,意思就是要求神學生,不要死氣沉沉,不要一大早就沒精神,要整天充滿活力,好像清晨的甘露,這句話是取自《詩篇》一一○篇第3節,那裡面所說清晨的甘露,小字說明是「少年的時光」。少年時光就是指著蹦蹦跳跳、有朝氣、有活力。
所以神學生每天早禱會看到清晨甘露,一天又開始了,一定要有精神有活力,而早禱會完,大家站起來往後面看,就看到另外一句叫:「一粒麥子。」一粒麥子就是鼓勵神學生要有犧牲的精神,要有一粒麥子的精神。
所以素祭為什麼一定要用麥子?就是告訴我們它有犧牲的精神,它能夠結出很多的子粒。今日,信徒也要如此成為素祭,也應該有這種一粒麥子的精神。既然是麥子,我們到底有沒有結出子粒呢?我們有結出很多的品德嗎?我們有沒有帶領很多人來信主?這就是我們要檢討的。
2.細麵表示基督的聖潔,信徒也當成為聖潔的麵(林前五7)。
細麵就是麵粉,麵粉是白色的,表示基督的聖潔,信徒也要成為聖潔的細麵。麥子經過一磨、去皮、壓榨,磨了以後就變成麵粉,而麵粉又很潔白。所以素祭最強調的就是白色、就是聖潔。
信徒,天天要獻素祭,很重要的就是要有聖潔的品德,所以信徒不能講髒話,講話也不可以沒有修養。
有些信徒講話跟一般人一樣,很多不好聽、黃色的話都說出來,但聖經告訴我們:污穢的言語一句也不可以出口。不但是言語,就連我們的心思意念也要聖潔。因為我們的是麵粉,是白色的,心思意念要乾乾淨淨,沒有貪心、沒有嫉妒、沒有怨恨,沒有這些雜念;行為也應當是像細麵,很清潔、乾淨,這才是素祭。
3.麥子要成為食物,必須經過去皮、軋碎、磨成粉,然後做成餅,在爐中烤、煎(利二4-5)。
表示基督成為人的生命糧,捨棄榮耀、受盡凌辱;百般磨練,被釘十架煎熬至死(約六48-51;賽五十三4-6)。信徒當破碎自己、犧牲小我、任勞任怨、捨己為人,始能蒙主悅納。
我們的主耶穌要成為細麵,也是經過去皮、壓碎、研磨這些階段,很辛苦地才能夠成為麵粉。今日,信徒要從這個麥子成為麵粉,也要經過很多的犧牲、破碎,然後才能夠成為麵粉。因為一顆一顆的麥子,如果不經過這些細節處理,將仍舊是一粒一粒的。
在教會內,為什麼有些人還是我行我素的一粒麥子,不願意融入團體呢?大家已經是麵粉了,為什麼唯獨你還是一粒麥子呢?經上要求我們的就是:要跟人家結合在一起,好像麵粉一樣;要融入這個屬靈的團體、要與眾人和睦,跟大家同心合意;否則的話,你一粒、我一粒,永遠不能變成麵粉,教會也就無法團結了。
補述7:
做餅的器具的「爐」,其實翻譯做「窯」比較正確;另外「鐵鏊」翻譯做「長柄淺鍋」亦較佳。
平常在做餅時,通常會先揉麵再加入少量的酵,直到全團發起來再拿進窯裡面去烤,然而獻祭的餅是不加酵的。在獻祭的餅當中,不加酵且通常會把它做成類似薄餅的形狀,不一定是如同現在聖餐禮常是圓盤狀,而製法是要用煎的,不斷翻烤而至成熟(何七8)。8
因此,成為「聖餅」(專指獻祭時所做出的餅)總必須經過不斷熬煎,直到顏色呈現淡乳白,水分盡出後,方能成為可以獻上的餅。因此從麵粉成餅的過程中,亦可以思想,教會中眾人必須要彼此和睦(成團),更要經過操練(熬煎),最後能夠煉淨(去除水分),成為完備敬虔的樣式(聖餅),才能獻上為主所喜悅。
4.澆上油(二1)
表示基督身上的聖靈(路四18;來九14)。信徒也要受聖靈澆灌,才能成聖(羅十五16;帖後二13)。
不管是麵粉、麥餅,還是麥穗,一定要把那些帶來的油澆上去。有油才能夠成為素祭。油在聖經裡代表著聖靈,主耶穌在《馬太福音》二十五章,設了一個十童女的比喻:十童女有五個愚拙,有五個聰明的,她們在預備油等候新郎。這個預備油就是在預備聖靈,要等候基督的來臨,所以素祭要澆上油,就是代表這樣的意思。
《路加福音》第四章14-18節記載耶穌基督被聖靈充滿,從曠野回來,滿得能力。因此,耶穌基督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好的品德,這麼好的恩賜,就是因為聖靈與祂同在。同樣的道理,信徒也要受聖靈的澆灌,才能夠完全,獻上美好的素祭。
《羅馬書》十五章16節:「使我為外邦人作基督耶穌的僕役,作神福音的祭司,叫所獻上的外邦人,因著聖靈成為聖潔,可蒙悅納。」這裡所說就是我們都是外邦人來信主的,但現在我們這些外邦人是因著聖靈成為聖潔,就蒙悅納了。所以因著聖靈成聖潔就是素祭的精意,然後始能蒙神悅納。所以素祭一定要加油,要有聖靈同在。如果大家都被聖靈充滿,我相信我們的行為會一天比一天好,我們的品德會一天比一天進步,因為油在我們的身上。
我常常聽到許多弟兄姊妹,因為得到聖靈、被聖靈充滿後,就把很多的壞脾氣、壞行為、壞嗜好都戒掉了。例如某教會有一位弟兄,他在還沒信耶穌以前,喝酒喝得很厲害,喝到都酒精中毒了,因此滿身都是酒味,甚至由於血液裡面通通都是酒精,所以蚊子叮他,蚊子也醉倒了。這個愛喝酒的壞習慣,讓太太氣得要跟他離婚,且帶孩子離家出走了,整個家庭面臨破碎的邊緣。為挽回太太的心,他好幾度去戒酒癮,但都是戒了又犯,犯了又戒。然而感謝主,後來信耶穌後得到聖靈,就把酒完全地戒除了。
所以,聖靈也可以幫助我們去掉一切的污穢。為什麼素祭的麵粉、餅都要加上油?就表示說,我們要有好的品德,去除這些壞行為,一定要有聖靈幫助,否則的話就非常困難達到。
註:
1.細麵粉,原文,指的是較好的麵粉,並非一般粗劣的麵粉,通常是拿來做成餅供作招待賓客之用。例如像亞伯拉罕的招待,就是個好例子(創十八6)。
2.餅,原文 ,與《利未記》二十五章5-9節中所提到「餅」是同一字,因此可看出此餅並非一般平常吃食用的餅。
3.橄欖油,通常在做為餅的蓬鬆劑用,如果是較硬、粗糙的穀類揉成麵糰時也會添加。
4.乳香是乳香樹的脂狀分泌液,味道辛辣,但是卻極為芳香,因此在陳設餅上都必須放有乳香(利二十四7)。詳參:《聖經新辭典上冊》(香港:天道書樓有限公司,1997.04三版),頁683。
5.或作2.2公斤。「伊法十分之一」又作「一俄梅珥」,兩者容量應相同(出十六17)。
6.目前仍置於臺中教會內(舊總會),並未遷移至北臺中教會(新總會)神學院。
7.林奉來長老,曾任台總神學院院長,著有《聖經略解》、《獨一神觀》等書。文中所提到時間為1982-1985林長老任第五任神學院院長,於臺中教會神學院時之事。
8.關於餅的詳細描述請參:《聖經新辭典上冊》(香港:天道書樓有限公司,1997.04三版),頁197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